
医疗失误|医生写错病历,患者该如何依法维权?

导读:
一、医生写错病历怎么解决
在医疗实践中,病历作为记录诊疗过程的重要法律文件,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权益保障。然而,当医生因疏忽或其他原因写错病历时,患者或其家属该如何应对?以下是具体解决办法:
1. **及时沟通与更正**:患者或其家属可第一时间向医生提出问题,要求其对错误内容进行修改或补充说明。这是最直接且高效的方式。例如,某医院曾发生一起因病历书写错误导致患者用药剂量偏差的案例,最终通过及时沟通得以妥善解决。
2. **法律依据支持**: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若医生存在隐匿、拒绝提供、遗失、伪造、篡改或违法销毁病历资料的行为,医疗机构将被推定为有过错,并需承担相应责任。这意味着,患者可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3. **追究刑事责任(极端情况)**:若医生故意写错病历以掩盖医疗过错或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则可能触犯刑法,需承担更为严重的法律责任。因此,面对此类问题,患者应保留相关证据,如病历原件、诊疗记录等,以备后续维权之用。
4. **投诉与诉讼途径**:如果与医生沟通无果,患者可向医院管理部门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反映情况,甚至通过法律手段寻求公正裁决。近年来,多地法院审理的类似案件表明,患者合法维权的成功率较高,关键在于证据收集是否充分。
二、医疗纠纷责任如何认定
医疗纠纷的责任认定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涉及多方因素及明确的责任划分。以下是主要规则与典型场景分析:
1. **总结材料的重要性**: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无论是内部调查还是外部鉴定,都需要详细记录事件经过及相关数据。这些材料不仅有助于厘清事实真相,也为后续处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例如,某三甲医院曾因未妥善保存争议病历而被判承担部分责任。
2. **责任主体划分**:
- 主管医师或首诊医师通常是主要责任人,因其负责整个诊疗流程的关键环节。
- 若下级医师已尽到请示义务,但上级医师因技术失误、责任心缺失或管理不当引发问题,则后者应承担主要责任。
- 手术过程中,主刀医师、带教老师(针对见习医生或实习生引起的纠纷)以及护士长(护理方面的问题)均可能成为责任主体。
3. **配合调查义务**:若科室或个人拒绝配合医疗事故鉴定或调查工作,医院通常会依据医务科意见作出初步处理决定。对于恶意挑起纠纷、干扰正常医疗秩序的行为,医院将采取严厉措施。
4. **权威鉴定结果的效力**:无论是院内鉴定委员会还是市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出具的意见,都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一旦进入司法程序或由上级主管部门介入,科室及责任人必须接受并执行最终处理结果。
综上所述,医疗纠纷的妥善解决离不开科学的责任认定机制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这不仅保护了患者的合法权益,也促进了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的持续改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